首页>> 科技>> 科学>> 人文地理>> 正文
  • 300条野生中华鲟即墨安家 专家称有望推广养殖

  • 时间:2012-02-15 新闻来源: 热点资讯网
  • 300条野生中华鲟即墨安家

    专家称通过人工繁育驯化有望推广养殖

    本网讯“我们饲养的300条野生中华鲟,已经完全适应了即墨的气候环境……”今天上午,记者从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了解到,为了保护野生中华鲟,研究中心经过7年多时间的探索和研究,克服了中华鲟对即墨水土的不服,经过科学的精心管理和驯化,这批中华鲟已经完全适用了这里的气候环境,正在即墨怡然自得的生活。据了解,为了保护野生资源,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引进野生中华鲟落户即墨,进行保护性饲养和研究,并有望通过人工养殖和人工放流扩大中华鲟的数量。

    野中华鲟即墨安家

    “你看,这些野生中华鲟已经完全克服了这里的环境影响,适应了在即墨的生活环境……”今天上午,记者在山东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看到,300多条的野生中华鲟在恒温的池水里游来游去,相互嬉戏,怡然自得的寻食……记者看到,这些中华鲟都在一米多长,有的已经达到120多斤。“这些可都是国家一级保护鱼类,饲养它们就像侍候孩子一样的尽心……”

    保护性饲养获成功

    “我们是在2006年对这些野生中华鲟进行保护性饲养。”据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管委会的钟磊主任介绍,这些中华鲟刚到即墨,因为水土不服,食欲不振,他和科研工作人员就日夜守护在中华鲟的身边,生怕发生丁点闪失。“喂食、换水……这些看似简单的工作,可是一点都不敢马虎……”据钟主任介绍,因为受环境的影响,中华鲟的数量在逐年减少,为了保护野生资源,该研究中心成立专门了课题研究专家组,对中华鲟进行保护性饲养。

    繁殖驯化推广养殖

    “中华鲟属于国家一家保护动物……”据介绍,中华鲟素有活化石之称,具有很高的科研、食用、药用和观赏价值,在1988年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现存中华鲟自然资源量约2000余尾,急需人工保护。”钟磊告诉记者,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为了对数量逐步减少的中华鲟进行保护,对300多尾的野生中华鲟进行保护性饲养。“在人工繁殖三代后,这些经过驯化的中华鲟就有望大规模的推广养殖……”(记者/马立瑜 青岛报道)

    相关链接:

    中华鲟,又称鳇鱼,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属于软骨硬鳞鱼类,身体长梭形,吻部犁状,基部宽厚,吻端尖,略向上翘。口下位,成一横列,口的前方长有短须。眼细小,眼后头部两侧,各有一个新月形喷水孔,全身披有棱形骨板五行。尾鳍歪形,上叶特别发达。中华鲟鱼,属世界27种鲟鱼之冠,它个体硕大,形态威武,长可达4米多,体重逾千斤。

    中华鲟生理结构特殊,既有古老软脊鱼的特征,又有现代诸多硬骨鱼的特征。形近鲨鱼,鳞片呈大形骨板状;鱼头为尖状,口在颌下。从它身上可以看到生物进化的某些痕迹,所以被称为水生物中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

    鲟鱼类的祖先在地球上已有1.4亿年的历史,主要分布于长江干流。中华鲟是一种大型洄游性鱼类。平时,中华鲟栖息于北起朝鲜西海岸,南至我国东南沿海的沿海大陆架地带。在海洋里生活了9—18年后,性腺发育接近成熟时,便成群接队向长江洄游,到达长江上游四川宜宾一带和金沙江下段繁殖。 每年夏秋,聚集于长江口,溯江而上至长江上游金沙江一带产卵,和幼鲟顺江而下,到东海,黄海的深水中成长。长江葛洲坝水电站的建设,使此鱼在长江失去了产卵繁殖的场所。为使中华鲟鱼保存下来,我国投资兴建中华鲟人工繁殖研究机构,并获得成功。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热点资讯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 编辑QQ:2424125586 投稿邮箱:zgrdnews@163.com
    Copyright ? 2010 www.dino-din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热点资讯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互联网服务中心 京ICP备19006392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