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企业>> 正文
  • 杜拉拉“满足”了谁的需要?

  • 时间:2012-08-04 新闻来源: 热点资讯网
  • 杜拉拉“满足”了谁的需要?

    文/交广企业管理咨询公司首席专家谭小芳
    前言:
    在《杜拉拉升职记》话剧版和电影版相继推出后,由王珞丹、李光洁主演的电视剧版也将在2010年7月上星播出。
    从影视剧改编的角度看,《杜拉拉升职记》很难和“恩怨情仇”“忠孝节义”的传统主题上挂下联,也不求“生离死别”“环环相扣”形态结构。在小说中,杜拉拉进入DB,需要的是“不错的收入,不需要背《陋室铭》,更不会有性骚扰。”上司李斯特启用杜拉拉,是需要有人完成玫瑰请假扔下的装修工作;杜拉拉升任行政经理,除了完成了低职高就的装修任务未获补偿,更因为在更艰巨的任务面前,除了她杜拉拉公司没更合适的人选……
    《杜拉拉升职记》提供了“组织架构”“上下沟通”“项目管理”“平衡原则”等等职场宝典,让这本书获得了白领以及邻近读者群的共鸣与认同。杜拉拉的经历谈不上为了壮丽的事业献身,也与人斗未见其乐无穷反而流露着身心俱疲,而打动读者的正是主人公为了平凡理想的不懈努力。
    对电视台来说,小说的巨额销量无疑带来一座富矿,改编作品更容易吸引原著读者的关注与追捧。低收入低学历的观众忠诚度高,在广告商那里远比不上高学历高收入白领们有价值。电视剧对白领们从来是可有可无的。一来在电视台黄金时段白领大多在加班在应酬,二来看多数电视剧的意义无非是消谴,白领们看不到电视剧与自己的职业规划、生存发展有什么利害相关,“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眼泪”哪有升职加薪重要?“杜拉拉”却是难得一见的“资治通鉴”,她的成功也为故事的普适意义一锤定音。
    白领们的关注从纸质“杜拉拉”转向话剧版和电影版“杜拉拉”,也为电视剧版的推出再次验证了市场前景。“杜拉拉”项目还有一个特殊性因素,就是题材本身具有的植入广告运营空间。作一部电视剧能够把“当代”“都市”“白领”和“原著影响力”四大因素集合在一起,不是千载难逢,也算难得一遇。
    “杜拉拉”小说原著的故事性不强,好在话剧和电影都可以极致形式、突出概念。选角是否符合读者要求,人物服饰是否时尚,广告与情节的合作是否自然流畅,看过话剧或电影版的电视剧观众仍然会关注这些问题。更重要的是,没有完整的情节撑不起一部电视剧,没有环环相扣的故事也不能保证注意力的延续性,这会直接影视电视剧的收视率。
    完成后的电视剧《杜拉升职记》职场戏与情感戏各占一半。情感戏少不得在主人公及其前后任爱人的关系上纠缠,想必各花入各眼。职场戏如何视觉化,如何共生于情节主线,也有待观众检验。作为节目市场上凤毛麟角的“年轻人题材”“职场工具书”,电视剧版“杜拉拉”尚未推出,眼球吸引力已经转化为市场购买力,并拥有高端受众的收视潜力,还节省了大部分推广宣传的预算。这真是比杜拉拉自己还要成功的个案啊。
    著名职场培训专家谭小芳老师认为,职场人以为,每一位员工的工作都在老板的视野里,老板对员工的评价自有明见。不幸的是,这种想法太一厢情愿了。除非你打算继续坐冷板凳,蹲在角落里顾影自怜,否则每做完自认圆满的工作,要记得向老板、同事报告,让别人看见你的光亮。
    红宇性格内向,从不张扬,默默地做了不少事。然而,令她苦恼的是虽然自己工作很尽心,很努力,但总得不到晋升的机会,也得不到老板的青睐。尤其令她伤心的是,老板多次把本该属于她的功劳算到了别人头上,更令她伤心的是有一次吴总竟叫不上她的名字!
    不声不响地埋头苦干,数年甚至数十年如一日,是老实人的特征。在老实人看来,只要我努力,一定能够得到应有的奖赏。老实人以为,每一位员工的工作都在老板的视野里,老板对员工的评价自有明见。不幸的是,这种想法太一厢情愿了。不是故意浇你冷水,事实上,老板最容易患“近视”,虽然你拼了老命,他却视而不见。严格说来,这不完全是老板的错。通常,做老板的往往会把注意力放在比较麻烦的人和事上面,规规矩矩、脚踏实地做事的人反而容易被忽视。
    影响老实人发展的另一个认知陷阱是,害怕同事批评自己喜欢表功。在惯性的思想深处,我们一向以“谦逊”为美德,不习惯大大方方、直接地“宣扬”自己,同时也对他人的“争强好胜之心”存有非议。其实人生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它包含着两个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方面,一个是建构自己,它是指人对自身的设计、塑造和培养;另一个是表现自己,也就是把人的自我价值显现化,获得社会的实现和他人的承认。
    表现自我绝对称不上是什么错。这世上如果没有了“表现”,恐怕也就没有天才和蠢才的区分了。
    一位在外企工作只做了4年就做到公司高级副总裁的女性,有人问她怎样才能在一个公司飞速攀升?她说当然要靠能力。不过这个能力不是通常意义上的 “真才实学”,而是指表现能力的能力。她的意思大概是这样的,生活如同一场接一场的秀,一个人做秀能力的高低决定他在生活舞台上的票房号召力。
    不过,人在职场,光有“敢于表现”这一点是不够的,还需要“善于表现”,不要让人感觉自己的表现欲过强。 有个人在名片的官职上,印了一个“副处长”,这本来没什么。坏就坏在他在“副处长”之后,还加了一个括号,写着“本处没有正处长”。他的本意是突出他这个“官”的价值,结果却起了相反的效果:别人都认为他太“官迷心窍”了。
    如果对方看出你的表现欲过强,看出你的一举一动都是为了表现,他们会认为你没什么本事,反而轻瞧了你。还会认为你在“弄虚作假”,人们最不喜欢不坦诚的人,觉得这种人不可交、不可信。所以,一旦有机会,每个人都要用一种间接、自然的方式表彰自己的功劳。如果不习惯自我推销,也可请别人从客观的角度助一臂之力。你会发觉,不露痕迹地让人注意到你的才干及成就,比敲锣打鼓地自夸效果更好。
    能够把企业从优秀带向卓越的领导者很多,但是能够在逆境中带领企业前行,成功走出困境的却很少。因为逆境就像黑夜一样,夺走了各种资源、宝贵的信心等一切东西。这样的情况下,首先就是对企业领导者抗逆境能力的考验。谭小芳老师认为,在困境中,企业的领军者必须具有极强的抗压能力才可能带领团队同逆境抗争并闪烁出智慧的火花。
    我们说,闪闪发光的金刚石与平平常常的石墨有着天壤之别,然而,化学家的结论却令人惊异:金刚石与石墨一样,都是由碳原子构成,并且,石墨竟然能变成金刚石。石墨在5-6万大气压及摄氏1000至2000度高温下,再用金属铁、钴、镍等做催化剂,可使石墨转变成金刚石。那么,企业家是怎么把"石墨"变成"金刚石"的呢?--激励。但是激励是有一定方法的。比如可以将主管、经理自己成长的例子讲述给新人和下属,来鼓励、激励下属同样成长。
    有的业界朋友也问过我,谭老师,您是如何面对压力的?怎么说呢?曾经的我,面对各种压力时,也曾想选择放弃。但是后来我及时调整了心态,换了种思考:压力越大,越能提高自己的能力。以后碰到相同的人、事,就不会不知所措。当然解压的方法还有很多,因人而异,适合自己就好。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热点资讯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 编辑QQ:2424125586 投稿邮箱:zgrdnews@163.com
    Copyright ? 2010 www.dino-din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热点资讯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互联网服务中心 京ICP备19006392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