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企业>> 正文
  • 中铁二十局集团哈尔滨西客站项目施工纪实

  • 时间:2012-12-29 新闻来源: 热点资讯网
  •   鏖战哈西显身手

      ——中铁二十局集团哈尔滨西客站项目施工纪实

     宏伟大气的哈尔滨西客站

      据国际商报(特约通讯员 黎青川)报道:12月1日上午10时19分,随着首趟高速动车驶离站台,呼啸而去,备受各方关注的哈尔滨西客站正式开通运营。这座号称东北高铁第一站的宏伟建筑向世人揭开了其神秘面纱,并成为哈尔滨新的地标建筑矗立于冰城的“南大门”。

      看着列车驶离的背影,回想起过去1000多个日日夜夜,项目经理刘申华和他的战友们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在这里,他们体味了常人无法想象的煎熬与磨砺,也收获了拼搏的喜悦和成长的幸福。

      抓开局,争分夺秒!

      中铁二十局集团四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前哈尔滨西客站项目经理高雷州说,哈西项目和他以往参建的工程有着很大的不同,由始至终就如同一场“战争”,所有人员均长期保持着高负荷运转,很难有片刻喘息之机。

      哈尔滨西客站是新建哈(尔滨)大(连)客运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哈尔滨市两个重要的综合客运交通枢纽中心之一,实现了铁路、轨道交通、城市公共交通、社会交通等多种交通方式的有机衔接。

      2010年1月5日,中铁二十局集团以联合体的形式中标哈尔滨西客站1标工程,担负着哈西客站国铁和地铁部分5.6亿的建设任务,具体由四公司组织施工。

      车站采用四层式设计,其中地铁4号线321米明挖区间正好位于站房主体下方,要想开展主体施工,就必须先完成4号线的区间建设;同时,地铁5号线位于4号线上方,与其十字交叉,再上方为城市走廊和高架桥,也是制约整个施工的关键环节。

      看似简单的工程,因独特的结构设计,让四公司自进场之初便陷入了“争分夺秒”的鏖战。

    项目经理高雷州(右一)陪同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孟凤朝(左二)视察哈尔滨西客站

      为了把握开局,项目部处处争先,一上场便确立了“争第一,不服输”的哈西精神,坚持“快、高、严”的工作标准。中标后,1月6日主要人员进场,15日站场土方开挖,创造了该集团史上最快的进场和开工记录。与此同时,驻地建设、方案优化、征地拆迁、试验室及钢筋后台加工场地规划和资源配置等各项工作全力推进。快速的反应和科学、规范的管理让哈尔滨铁路局和哈西指挥部领导都不由得树起了大拇指,称赞他们为哈西线上的“黑马”。

      尽管开局不错,但紧迫的工期始终如一把“利剑”悬在每一名建设者头上。为了加快工程进度,提升现场管控能力,2010年6月,具有丰富地铁施工经验的四公司副总经理高雷州被委以项目经理的重任。

      上任后,高雷州坚持“管理高定位、人员高素质、工作高标准”的管理思路,不断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大家的业务水平,处处做到超前谋划、超前部署、超前施工。项目部在哈尔滨铁路局组织的上半年信誉评价中,一举摘得了头名。业主先后多次组织沿线地铁施工单位到该标段参观,号召向他们学习。

      抢工期,突击会战!

      一切似乎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可一个极其严峻的考验正悄然向他们压来。2010年8月底,时任铁道部领导视察哈西客站后,要求该站必须在2011年9月实现联调联试,并在当年年底与提前28个月开工的哈大客运专线同步开通运营。

      哈尔滨铁路局和哈西客站指挥部闻讯后迅速调整节点工期,要求2010年11月10日前,地铁4号线主体必须完成顶板施工,为后续站房钢屋架拼装、滑移创造条件。这就意味着所有工期都必须提前,尤其是4号线下穿哈西站站房321米明挖区间的主体封顶时间要提前两个月!

      突如其来的变化让所有人猝不及防。然而命令已下,没有任何回旋余地。为了企业的品牌和声誉,一场在该集团史无前例,声势浩大,感天动地的“大会战”拉开了序幕。

      2010年9月2日动员会后,中铁二十局集团迅速成立会战督导组,由集团公司总经理姜永军亲自担任组长,副总经济师杨惠民、四公司总经理肖红武担任副组长,一、二、四、五、六公司分别组建突击队,2000多名突击队员不到72小时便在冰城集结完毕。

      虽然是9月,但哈尔滨的最低气温已达零度以下。要组织规模如此浩大的会战,绝不是纸上谈兵那么简单。队员们只能在钢筋加工区临时搭建的棉布帐篷里休息,食堂未开火前也只能靠盒饭充饥。然而,各突击队不讲条件、不谈代价,刚一抵达现场就立即投入大会战中。

      9月16日,刚刚上任不久的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孟凤朝来到哈西客站现场办公。他强调,必须把哈西客站施工放在政治的高度来认识,科学组织,周密部署,确保各项目标的顺利实现。

      多达2800余名建设者集中在一个长321米、宽31米的狭小空间里展开循环作业,更使得组织协调工作尤为重要。项目部先后三次对节点工期目标进行优化调整,将321米的地铁4号线主体结构分解为4个区段12个施工段,自西向东分段组织施工。各突击队坚持三班倒24小时循环作业,真正做到了人停机不歇,各工序无缝衔接。各突击队之间都能顾大局,识大体,发扬风格,相互合作。一个个小团队迅速凝聚成了一个大团队,迸发出巨大的能量。

      为了满足施工要求,减少材料周转时间,会战期间,项目部先后投入大型机械设备53台,小型机具120余台(套),增加圆柱12套,主体施工模板、支顶架和方木等材料均一次性投入到位。

      短短50天里,全体参建人员以空间换时间,以技术换时间,以汗水换时间,项目部先后抢挖完成密集1351个桩头的146000方深基坑土方,安装拆除钢支撑3200吨,完成钢筋加工制安8773吨,搭设支顶架3400吨13万立方,加工安装方木2400立方、模板54000平米,浇注砼45806立方,顺利实现工期目标,创造了该集团建筑史上的奇迹,书写了一段荡气回肠的拼搏奉献之歌!

      会战的硝烟逐渐散去,然而哈西客站剩余的施工任务却依旧艰巨,且消防通道、雨棚照明、给排水、静态标识等施工都是该公司从未接触过的。然而,经历了“大战”磨砺的建设者们变得信心百倍,2011年3月前就完成了跨地铁4号线的普速桥和高速桥建设,之后又迅速转入站场和西广场高架桥施工,同时地铁4、5号线的剩余工程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讲奉献,无私付出!

      哈西客站施工对建设者不仅是意志、品质的考验,对管理者的综合协调、调度能力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项目包含国铁、地铁、市政3大部分,同时要面对3家业主、3个设计院和2家监理,加之施工采用全过程立体交叉作业,需要统筹和协调的工作千头万绪。然而,这些困难都没有压倒百折不挠的“哈西人”,只是成为了他们攀登路上的踮脚石,让他们奏出的乐章变得更加铿锵、激荡。

      一个个施工节点被顺利突破:2011年5月,哈西站站场工程顺利移交;2012年8月,项目负责施工的高架桥、消防管道、给排水、贵宾通道、车站静态标识等工程全面建设完成;2012年11月,该项目顺利通过铁道部组织的静、动态测试,达到通车条件。

      由于表现优异,该项目部先后3次获哈尔滨铁路局信誉评价第一名。项目部和高雷州分别被黑龙江省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状”和“五一劳动奖章”,另有多人和集体受到各级表彰。

      为了哈西客站的建设,铁道部、股份公司和集团公司领导多次到项目检查指导工作,现场解难,为施工的顺利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原项目经理高雷州自上场后,一心扑在工地上,家中大小事情都无暇顾及。他正是凭着这样无私的付出,才为企业赢得了信誉和市场,换回了大大小小10余座奖杯。

      2012年4月,刘申华接替高雷州出任项目经理。技术干部出生的他坚持技术、管理一肩挑。白天跑设计院、管现场,晚上看图纸、做方案,长期超负荷工作。由于担心他的身体,妻子许欢乐毅然带着4岁的女儿一起来到哈尔滨照顾他。这也让刘申华减少了牵挂,更加安心地工作。

      脾气随和的项目原总工程师魏天虎留给大家的总是乐观、积极向上的印象。为了确保在赶抢工期的情况下不出现安全质量事故,他认真制定施工方案,严格现场把控,经常通宵达旦加班。尽管发现身体有些不适,但他从未向组织申请过特殊的待遇。2011年8月8日,年仅37岁的魏天虎终因肝癌晚期,永远离开了大家。

      2010年7月,队长卢军突然接到了父亲患肝癌晚期的通知。面对紧迫的工期,看着大家忙碌的身影,他对所有人隐瞒了消息。直到父亲病故后数日,他才拖着疲惫的身躯返回家中,在父亲灵前哭得痛彻心扉。他说:“父亲的在天之灵是会原谅我的,我曾经是一名老铁道兵,现在是一名共产党员和队长,这是我的使命和责任!”

      像这样的人和事还有很多,比如试验室主任陈月新、副队长方兴社、技术员槐景波、保障部长陈天明、财务部长王金强、老党员曹洪亮……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尽忠职守,奋勇拼搏,为哈西客站的建设付出了自己的全部心血。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热点资讯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 编辑QQ:2424125586 投稿邮箱:zgrdnews@163.com
    Copyright ? 2010 www.dino-din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热点资讯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互联网服务中心 京ICP备19006392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