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 科学>> 天文航天>> 正文
  • 天宫倒飞迎神舟对接

  • 时间:2011-11-01 新闻来源: 大洋网-广州日报
  • 本报讯(特派酒泉记者李华、武威)昨天上午,航天科技集团等有关单位组织这次飞行任务各系统的相关专家召开媒体发布会,详细介绍了神舟八号飞行任务中运载火箭系统、飞船系统、电力系统、空间应用系统的相关情况。记者在会上获悉,运载神舟八号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8火箭将于今天进行火箭加注工作,这标志着神舟八号飞行任务前期准备工作已经“万事俱备”。

    运载火箭系统专家:

    10系统可靠性提高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副总设计师张智首先介绍了运载神舟八号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8火箭的相关情况。张智说:“长征二号F遥8运载火箭是在发射‘神一’到‘神七’飞船运载火箭的基础上,实施一些改进而成的。改进主要针对三个方面:第一是提高了运载能力;第二是采取了一些措施提高了火箭入轨精度,改动最大的是第三方面 ——火箭的可靠性提高,这架火箭由10个分系统组成,这10个分系统中绝大部分都进行了旨在提高可靠性的改进。”

    据张智介绍,9月25 日到30日,相关方面对火箭进行了状态恢复与箭体交接;10月1日至2日,进行了火箭调装,把火箭的一级和二级助推器竖在技术区的活动发射平台上;10月 2日至3日,对火箭进行了区域性检查;4日至5日,把火箭的其他合格装备进行了装检;6日至19日,分别进行了5次火箭系统的匹配性测试;19日至23 日,完成了整流罩与神舟八号飞船的合罩工作,23日船罩组合体与火箭融为一体,同日上午,逃逸塔也与火箭对接到一体,火箭真正组成完整的火箭。“26日,火箭从技术区转到发射区,之后完成了火箭同飞船的匹配检查,火箭紧急关机功能的检查,参加了整个发射区的演练工作,昨天火箭加助前的准备工作基本完成。” 据悉,遥8火箭将于今天开始加注,等待11月1日的发射。

    电力系统专家:

    神八供电能力提高50%

    神舟八号要与天宫一号实现对接,电力保证是基础,为此,神舟八号的电力系统进行了很大的改造。

    昨天上午,航天科技集团八院飞船电源分系统指挥毕雨雯介绍,“神舟八号的电源分系统比神舟七号,整个供电能力有了近50%的提高。”毕雨雯还介绍,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后,天宫也会对神八进行“充电”。

    毕雨雯同时表示,神舟八号安装的对接机构是主动对接机构,它将在飞船控制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接近后主动完成捕获、缓冲、拉紧、锁定等任务,这是我国完成自主研究的航天产品。

    空间应用系统专家:

    中德联合进行生物实验

    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成功交会对接后,将进行一系列的空间实验,这些空间实验的内容昨天也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昨天上午,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总体部总体室主任设计师赵黎平向记者介绍,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对接后,将进行中、德合作的科学实验,其中,科学实验项目共有17项,中方10项,德方6项,中德合作1项。涉及中方7家单位,德方6所大学。涉及的领域有基础生物学、空间生物技术、先进的生命知识系统中的生物学和辐射生物学研究。空间应用系统还做发射任务期间空间环境预报和警报的任务。

    飞船系统专家:

    天宫状态良好静待神八

    随后,来自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的神舟八号项目副总指挥穆东明向记者介绍了飞船系统的相关情况。

    穆东明介绍,此次神舟八号的任务就是与天宫一号进行交会对接,验证交会对接技术,为此,神舟八号飞船进行了如下改进:一是增加了对接机构;二是安装了相应的测量系统,安装了雷达系统,测距离、速度、角度和姿态,还安装了光学系统,为了看得更清楚,能够保证对接平稳;此外,飞船还在动力系统上做了一些改进,增加了平移的发动力,保证对接时系统运行更自由。

    穆东明还称,神舟八号飞船已进行了全面、完整的测试,“此外,天宫一号的状态很好,对接工作准备完成。目前,整体情况不错,待命发射。”

    天宫倒飞做好交会对接准备

    据新华社电 10月30日19时34分,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精确控制下,天宫一号偏航180度,建立倒飞姿态,这标志着天宫一号已为实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做好了准备。

    据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主任陈宏敏介绍,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自9月29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在地面指令引导下,先后完成了多次轨道控制和平台在轨测试工作,于10月30日进入距地面高度约343公里的近圆形交会对接轨道。截至30日19时30分,天宫一号已在轨运行30天22小时。根据各项遥测数据监视判断,天宫一号飞行正常、姿态稳定、能源平衡,各项试验进展顺利,具备执行首次交会对接的条件。

    实施空间交会对接任务,需要对两个航天器实施协同控制,轨道机动次数多,测控精度要求高,每次变轨控制环环相扣、密切相关,对测控系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此外,由于近期空间天气活动变化剧烈,对航天器中长期定轨预报工作影响较大。

    发射场多项更新迎神八发射

    据新华社电 北京特种工程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孙雅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了确保神八发射成功,发射场对诸多技术和设备进行了更新升级。

    “这次任务中的天地话音系统是新研制的设备,比神七更进了一步。”孙雅度说,由于采用光纤传输取代了以前使用的无线传输,从而避免了多径效应干扰,使得待发段的语音和画面质量更加清晰。

    发射场系统还新建了加注扣罩厂房,优化了船箭联合体的测试流程。此外,发射塔架上的电缆摆杆系统也进行了重新研制。作为一项基础工程,发射场系统还进行了信息化升级,对地面设施设备加强了在线监测工作。

    高密度发射考验中国航天业

    据新华社电 就在神舟八号在发射架上静静地等待升空之时,不远处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总装测试厂房内,另一型号卫星已经开始发射前的调试工作。“这是我们工作的常态。”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任崔吉俊说,“我们已由前几年的阶段性密集发射进入到常态化密集发射状态。”

    2010年,中国完成了15枚火箭、20颗卫星的发射任务,总发射量仅次于俄罗斯,与美国并列世界第二。高密度发射至少要求大幅度提高航天产品成熟度、提高科研和生产能力、提高航天队伍能力。比如,执行此次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八号飞船和长征二号F火箭,都实现了小批量生产,由原来的实验室生产转入到工业化生产阶段。

    中国航天员十分期待空间站

    据新华社电 中国第一位飞入太空的航天员、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杨利伟30日说,中国航天员对未来空间站充满期待。

    杨利伟说,设计中的中国空间站比天宫更加宽敞,可容纳6人同时开展工作。“如果把我乘坐的神五返回舱比作一居室,费俊龙和聂海胜开展活动的神六返回舱和轨道舱是两居室,天宫相当于套房,未来的空间站可能就相当于别墅了。”

    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解读中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

    “中国空间站将向全世界开放”

    据新华社电 神舟八号飞船即将起航、中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即将拉开序幕之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30日接受记者专访。

    记者:这次交会对接任务的难点在哪里?

    周建平:交会和对接是最大难点。首先,为了使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处于同一个轨道面,火箭发射入轨的精度要求比过去提高了三到五倍。第二,交会过程对测量、控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要保证“看得见、找得到”的精度,还要充分利用航天器轨道特点寻找能量消耗最少、最优化的控制算法。第三,两个航天器靠近后能不能“接得上”,从接触、捕获、缓冲到最终对接上,对接机构是难点。实际上,到这一步,神舟八号的使命才完成了一半,之后的组合体控制、飞船分离和返回同样不容易。

    记者:中国未来空间站会向其他国家开放吗?

    周建平:我们会向全世界开放空间站。中国的空间站不仅将给中国的科学家提供空间科学研究场所,也会通过各种国际合作为其他国家科学家提供平台。通过空间科学研究获得的新知识应该是人类共同的财富,让全世界都能受益。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热点资讯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 编辑QQ:2424125586 投稿邮箱:zgrdnews@163.com
    Copyright ? 2010 www.dino-din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热点资讯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互联网服务中心 京ICP备19006392号-5